首页 资讯 正文

无人机飞防 作物管护节本增效

体育正文 99 0

无人机飞防 作物管护节本增效

无人机飞防 作物管护节本增效

操作员站在机耕路上遥控,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,随着旋翼的嗡鸣声,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匀速飞行,雾化的水溶肥均匀(jūnyún)洒向绿油油的农田(nóngtián),实现作业(zuòyè)进度实时监控。 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隆阳区潞江镇登高村明子山小组1100亩无筋豆、扁豆、番茄(fānqié)种植地(dì),采用隆阳区科学施肥“三新(xīn)”(新肥料、新技术、新机械)配套升级版,使用的肥料是高效新产品,使用的新机械是植保无人机。 “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(jiànshè)和现代化农业发展,植保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。”隆阳区土壤肥料和植保植检站站长(zhànzhǎng)李学义介绍。目前,全区有农业植保无人机200余台、职业操作员(cāozuòyuán)40余名。2020年以来,无人机农药飞防(fēifáng)累计110万余亩次、施肥50万余亩次。相较于(yú)传统农业作业方式,使用植保无人机实现了节本增效。 在施甸县的青山绿水间,同样有一群(yīqún)“90后(hòu)”“00后”飞手,用无人机重新定义耕耘。 香蕉(xiāngjiāo)防虫时(shí)节,太平镇等子村“00后”小伙杨联航一大早就带着自家的无人机,来到香蕉地喷洒农药(nóngyào)。“刚才我对这块(zhèkuài)地进行了无人机飞行规划,现在可以进行全自主飞行,喷洒农药时既不会重喷,也不会漏喷,非常省心。”杨联航说。 在杨联航的操作下(xià),无人机将农药精准喷洒到20多亩香蕉地的各个(gègè)角落(jiǎoluò),原本需要两个工人10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,一台无人机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。 高中毕业后,杨联航加入了施甸四季农资公司,成为一名飞手。他(tā)利用无人机给自家果树、农作物喷洒农药、运输农业(nóngyè)物资,不仅省力省钱还省时。他还通过(tōngguò)帮助村民,以及参加公司农作物飞防和物资、建材调运作业,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(wànyuán)。 在施甸四季农资(nóngzī)公司,像杨联航这样的“云端农夫”并非个例。“公司有(yǒu)20多个像我一样的‘90后’,我们经常一起(yìqǐ)讨论,比如某个(mǒugè)地块怎么飞、某个功能怎么用,大家共同进步。”施甸四季农资公司无人机飞手施位飞说,“无人机更新比较快,功能越来越强大,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掌握(zhǎngwò)技术。” 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李建国 杨艳鹏
无人机飞防 作物管护节本增效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